基本内容 安徽省明光市职业高级中学校园建设规划 (修订稿) (2008——2012) 一、总体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为目标,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以实现学校整体搬迁为定位,以科学定位校区功能、充分体现校园文化氛围为重点,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确保建设质量,使建筑与环境相协调为原则,进行校园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校园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师生需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充分考虑人文景观设计,为师生创造更加宜人、恬静、自然、和谐的环境,使他们置身其中,工作生活更加舒适和愉快,进而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同时在设计当中注重功能分区,方便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给其以舒适、健康和艺术的享受。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校园建设规划中,针对校园内的建筑、环境及配套设施等,做到设计超前、功能先进、使用灵活、扩展方便,规划结构要做到多样、协调、富有弹性,以满足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坚持“整体布局”原则。围绕校园轴线,科学分区,合理布局。教学区要营造整洁、安静、雅致、勤奋的氛围;办公区要营造高效、务实、勤政的氛围;学生生活区要营造温馨、和谐、文明、健康的氛围;运动区要营造轻松活泼、充满朝气、昂扬向上的氛围。园林景观以绿色、自然为主调,建筑物、绿化带或景观之间、各功能分区之间要相互协调,保持相对整体感。 4.坚持“个性化”原则。在规划中借鉴但不仿效,传统而不拘泥。要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将“活水引入校园”、“建筑融于园景”,使多种植物与园林景观相互融合,并结合学校功能分区,栽种不同植物,整体风格上充分凸显学校“园林式”的鲜明特色。 (三)现状分析 明光职高从独立建校以来,尽管已经花大力气进行了改造、扩建,但由于校园占地面积有限,发展空间极小,基础能力相对薄弱。目前,虽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在专业设置、基地建设、培养规模等方面,也都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建设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学校的规模和实习、实训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与社会需要相比显见滞后。明光职高现校园占地面积104亩,除去两面池塘,实际可用发展空间不大。建筑总面积12000平方米,基础设施能力薄弱,难以适应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 近几年来,我市每年初中毕业生有7000——9000人之多,而全市普高招生计划只有4000-4500人,其余3000-4000人将进入职业学校,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另外,还有大约500多名高中辍学生和2000名左右的高考落榜生,也将接受一定程度的职业技术培训,进入劳动力市场。可见,明光市职业教育生源十分充足。根据我市基础教育统计数据推测,2009-2012年,我市基础教育在校生总数基本持平,虽然2010年以后略有下降,但即使到2015年,职业教育的生源仍不会少于4000人。 从2007年始,滁州市下达给明光职高的招生计划每年为1500人以上,而且逐年增加。到2011年我校在校生大约在5000人,现有的教学资源根本无法满足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本地区职教生源看,扩大学校规模是满足数千名初中毕业生求知、求技的需要,所以,重新选择校址建设一所上规模、现代化的职教中心刻不容缓。 为落实省政府“建设职教大省”规划,2008年底,明光职高已被滁州市教育局和安徽省教育厅列入2008-2012年分类创建计划,要求2011年争创国家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明光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我校的创建工作,把学校的整体迁建纳入“大明城”建设总体规划。学校整体迁建工程从2007年动议,再三考察、论证,多次上会,几易其址,慎之又慎。2008年10月31日,经明光市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议研究,正式批准我校整体迁建方案并落实了新校址。 (四)建设目标 按照《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2008-2012)》和《滁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创建规划(2008-2012)》提出的指标:明光职高争创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规模要达到5000人;职业培训人数,年平均达2500-3000人以上。参照《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及省、市相关规划要求:学校生均占地面积要达到30平方米以上、生均建筑面积超过20平方米以上。经初步测算,新建校区约需用地至少220亩,建筑总面积至少应在90000平方米右。据此,提出以下建设任务: 1.新校区选址:新校区占地面积应200亩以上,拟建于工业园区的边缘地带。这样的区位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有利于“校企联合办学”。我市工业园区有60多家企业,“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职高办在工业园区使校企零距离接触,,既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学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是有利于学生就近定岗实习、半工半读和就业。职高建在园区既可以方便学生就近顶岗实习、开展半工半读和直接就业;又可以缓解园区业用工不足的矛盾,促进本市招商引资工作。 三是有利于园区企业新工人技能培训。我市工业园区每年要新进职工数千人,他们大多是当地的农民粗壮工,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职高建在园区,可以有效发挥自己培训功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四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由于工业园区风景优美,环境怡人,远离闹市区,在一定程度上排除社会不良环境的干扰。 五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职教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建的职高,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尤其是公共服务设施,如食堂、超市、浴场、报告厅等设施,也许近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本校未必能充分利用,这就可以为园区职工或附近居民提供服务,同时也可为学校创收,以增强财力,进一步拓宽办学的发展空间。 2.建设内容: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规划设计总建筑面积为8120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13200平方米(三座);行政、图书综合楼一座6000平方米;学生公寓楼16000平方米(三座);学生食堂(内含教工餐厅)一座4000平方米;实验楼一座3200平方米,实训楼两座,共8800平方米;职教中心培训楼一座6000平方米;报告厅、演出厅、阶梯教室4000平方米(一大一小);体育馆一座4000平方米;信息中心大楼一座4000平方米;后勤及辅助性用房2000平方米;教师公寓100套10000平方米;其他项目:建设体育运动场及设施、购置各种教学设施及实习实训设备、配套道路、绿化、变配电设施等。(生产实习车间4000平米,留位待建。) 3.建设投资:总投资18000万元(包括实习实训设备1500万元),资金主要来源为现校址土地置换所得。现校址占地104亩,属市区黄金地段,由市政府收储、拍卖,可用资金约9000万元,申请国债资金9000万元。 4.规模效益:新校区建成后,能开设90个班级,容纳4500-5000名学生的学习和实训,满足年培训量3000人的要求,可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设施落后的现状,推动明光市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理念 1.建设生态化、环保型校园。校园规划因循自然环境的特点,以生态手法和高起点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构建天然景色,形成绿树成荫、风景秀丽,融假山、活水、绿荫于一体,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中职校园。 2.建设数字化校园。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可视化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运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建设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数字化校园。 3.建设人文型校园。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功能要求,在物质环境处理上强调对企业文化的暗示、隐喻和诠释,让学生在环境中能够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使“6S”理念【即“smiling(微笑)、sincere(诚挚)、speciality(专业)、speedy(快速)、satisfied(满意)和super(卓越)】内化为学生的行动指南。根据学科特点,设计风格多样的建筑群,建设建筑艺术与校园文化融合统一的校园;通过绿地、水体、步行道的连接,形成校园的公共交流空间组织体系,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 4.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校园内新建建筑、设计超前、功能先进、使用灵活、扩展方便,与环境协调为原则适应未来学校的发展。 (二)结构布局和功能要求 规划根据各功能区的相互关系进行用地布局和安排,以教学科研区为核心,将校区分成八大功能区:教学科研区、办公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休闲娱乐区、教工生活区、产业发展区和教育附属设施区。主要功能区的要求: 1.教学科研区(教学楼、实验楼、实训楼、培训楼、图书馆、报告厅等)。作为公共课程的教学平台,实验、实习的教研基地,将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集中布置,以促进学科交叉渗透和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 2.学生生活区(学生宿舍、食堂、浴池、超市等服务用房等)。以便于生活、便于交流、便于管理、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学生需要为目标,按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模式运行。 3.教师生活区(宿舍楼、服务娱乐中心等)。建设生态化、高品位、康居型的教职工生活园区,逐步解决离、退休职工的住房问题。 (三)基础设施 1、给水、排水:完善现有供水管网,发挥现有自有供水优势,保证洁净、生态的供水水源。针对夏季雨水多,学校地势较低的特点,排水规划结合道路及竖向规划,在排水(污水和雨水)系统上进行综合考虑,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2.供电、通信:校内供电根据用电容量计算和校区的地块划分,设置变配电房。校园通讯工程包括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外接的城市通信管道和线路,专门设置校园信息管理中心统一负责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业务和建设。 3、道路、交通 校园规划采用道路分级的方式安排道路与交通组织,道路分主路、次路、支路和景观性道路以及步行小路五个等级。 规划校内交通方式主要有机动车客货运交通、自行车交通与步行交通。机动车客货运交通主要通过主路解决;自行车交通可由交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共同承担,直接连接至每一建筑单元;步行交通可通过景观性道路和步行道到达校内各处,构成校园内完整的步行系统。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在规划中有所安排,每一建筑单元按一定比例配备机动车停车位,自行车停车基本上采用划定区域或半地下停车方式。 4.消防设施。按规范开辟消防应急通道,便于救火和疏散。按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完善建筑消防设备的配置,加强保养与维修。 三、校园绿化与美化 以建设现代化、高品位的校园为目标,强调景观的现代感与文化品味。绿化、场地、艺术小品相互结合,灵活布局,使校园内随处都可以见到富有情趣的空间和构思新颖的校园文化。通过对建筑外观、环境绿化、人文小品等的设计和建造,体现职高人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追求,突出独具学校特色的精神内涵,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职中理念和校园文化的统一。 (一)校园绿化 校园的绿化系统由绿带、绿园、绿道和绿点组成。 1、校园景观沿观赏渔塘、道路两侧设林荫道以及多条绿化休闲带,使之成为学生放松心情,感受自然的胜境。绿化为庭院绿化,以装饰性的景观树、花卉、草坪为主,绿化和绿带为公园式的自由绿化,以疏林草地和景观植物群为主,与绿化步行通道接合在一起,形成校内联系的主动脉。 2、绿园是校内大型的集中绿化区,其中广场以景观与生态功能为主,使师生有个休息观景的好去处。 3、绿道是指校内的景观林荫道,校园内所有的道路种植具有行道树,形成绿化走廊,增强视觉效果。 4、绿点是指分布在校园各处布局自由的小块绿化。为提高校园的绿地率,在所有可能绿化的空地上都安排绿化,使校园内没有裸露的空地。营造绿树参天、碧草如茵、鸟语花香、一步一景、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优美环境。 (二)校园美化 1、建设一批能够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文化内涵丰富、造型别致、做工精美的人文小品和雕塑。校区的道路和各个功能区要以不同的文化主题命名,体现校园文化内涵。 2、将学校的围墙、围栏、灯柱、人行地砖、车棚、通告栏、指示牌、室外音箱、邮筒、垃圾箱等都视为校园文化的物化组件,要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力求新颖独特,富于文化韵味。 3、在校园内分散布置各种庭院座椅、休憩平台,安排一些集自习、休息、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室内或室外活动场所,形成多层次沟通空间,提供一个便于师生交往、阅读、休闲的良好互动环境。 (三)建设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和谐校园 校园的优良生态环境对于生活其中的学生起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同时也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丰富多样的空间和场所,因此中学校园的景观、绿化不仅仅只是观赏的对象,而是应该能与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紧密结合,让人能够感到校园环境的自然、宁静、平和、安详的校园氛围。2010年,完成部分绿化任务,2012年校园绿化率要达到48%,使学生、教工无论是早锻炼、晚自习、上教室、去图书馆都能穿行于绿地和景观带之中,真真切切在感受绿地的存在,从而真正地发挥景观、绿地的育人作用。 四、实施进度 校园建设基于《明光职高整体迁建方案》,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从2008年10月动工到2009年2月做好建设项目的立项、征地、规划、设计、可研报告及项目建设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土建工程拟分三期完成。 第一期:2009年3月到2010年2月:满足3000人就读及老校区教学、实训、生活及办公设备迁入需要。单体建筑总面积51200㎡。 1.建成总建筑面积13200㎡的教学楼(三座),每座建筑面积4400㎡,内含30个标准化教室及教师办公室。 2.建成总建筑面积为6000㎡的行政、图书综合楼一座,配套基础设施、设备、图书等。 3.建成总建筑面积16000㎡的学生公寓楼(四座)。其中男、女生公寓各两座,每座建筑面积4000㎡,可容2400人住宿。 4.建成总建筑面积4000㎡,能容纳3000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食堂(内含教工餐厅)一座。上、下两层餐厅、超市(两家以上操作)。 5.建成总面积3200㎡的综合实验楼一座。8800平米实训楼两座。 6.完成校园围墙、道路、门楼等。 第二期:2010年2月到2011年3月:形成在校生总数4500人的办学规模。一期建设相对完整,二期建设尽量避免对前期校园教学环境的干扰。主要是教辅、培训及活动场地建设。单体建筑总面积16000㎡。项目为: 1.报告厅、演出厅、阶梯教室(一大一小):建筑面积4000㎡; 2.信息中心大楼:建筑面积4000㎡; 4.生活服务用房和后勤服务用房:面积2000㎡; 5.培训大楼(一座):建筑面积6000㎡; 6.购置实习实训设备,建设体育运动场及设施。 第三期:2011年3月-2012年9月:2011年3-9月,完成校园绿化和文化设施建设。2011年9月-2012年9月,建成体育馆、信息大楼和教师公寓楼,总建筑面积14000㎡。 1.绿化区域由外围绿化、中心绿化、内部区域绿化三个层面构成,绿化面积90亩,绿地率达到45%。 2.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包括学校标志性雕塑及雕塑小品群、曲桥凉亭、假山池沼、文化广场等。 3.体育馆(4000㎡)和教师公寓楼(10000㎡) 生产实习车间:建筑面积4000㎡(留位待建,不包含在本规划建筑总面积中)。 五、措施与保障 1.更新观念。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打破常规,更新观念,拓展新的思路。充分认识校园建设对于学校长期发展的战略意义。校园建设要以争创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评估为契机,树立“超前意识、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坚持“高起点、高层次、高标准、高品位”的原则,以全新的规划理念,研究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2.加强领导。为使校园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学校要站在发展的高度,对校园建设工作专题调研,统一规划、科学决策、分步实施。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分解任务,督促实施,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为顺利推进明光职高校园规划的设施,市政府已成立明光市职业高级中学整体迁建工程指挥部,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政委,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协调、检查、评比、总结等项工作,并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组织协调,层层负责,严格管理,各负其责,确保工程质量。 3.筹措资金。为保证建设资金需要,推进学校建设顺利发展。明光市人民政府已经把明光职高校园建设纳入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保证千方百计提高筹资能力,加强资金筹措力度。在增收节支、自筹资金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筹集其它社会资金。 4.有效化解土地制约矛盾。要与地方政府及相关的职能部门沟通,获得理解与支持,力争使学校周围教育预留地落实到位,逐步实现我校未来“200亩校园”的蓝图。 5.规范管理。对于校园建设及后期的维护管理,要改革现有的管理模式,从制度入手,纳入系统管理平台,分解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形成全方位管护网络。一是严格监督检查:在建设计划实施过程中,建设项目安排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设备采购招标、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等,进行经常性检查并落实工作责任,同时接受纪检、监察、审计、稽察部门的监督。二是健全相关制度,包括(1)项目建设资本金制度;(2)工程招投标制度;(3)工程合同制度;(4)工程监理制度;(5)竣工验收(结算)制度和项目审计制度;(6)各功能组及其工作人员职责。各项制度由相应的功能组,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程制定,并交工程指挥部审查后颁发。 二00九年二月 安徽省明光市职业高级中学校园建设规划 (修订稿) (2008——2012) 一、总体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为目标,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以实现学校整体搬迁为定位,以科学定位校区功能、充分体现校园文化氛围为重点,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确保建设质量,使建筑与环境相协调为原则,进行校园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校园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师生需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充分考虑人文景观设计,为师生创造更加宜人、恬静、自然、和谐的环境,使他们置身其中,工作生活更加舒适和愉快,进而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同时在设计当中注重功能分区,方便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给其以舒适、健康和艺术的享受。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校园建设规划中,针对校园内的建筑、环境及配套设施等,做到设计超前、功能先进、使用灵活、扩展方便,规划结构要做到多样、协调、富有弹性,以满足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坚持“整体布局”原则。围绕校园轴线,科学分区,合理布局。教学区要营造整洁、安静、雅致、勤奋的氛围;办公区要营造高效、务实、勤政的氛围;学生生活区要营造温馨、和谐、文明、健康的氛围;运动区要营造轻松活泼、充满朝气、昂扬向上的氛围。园林景观以绿色、自然为主调,建筑物、绿化带或景观之间、各功能分区之间要相互协调,保持相对整体感。 4.坚持“个性化”原则。在规划中借鉴但不仿效,传统而不拘泥。要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将“活水引入校园”、“建筑融于园景”,使多种植物与园林景观相互融合,并结合学校功能分区,栽种不同植物,整体风格上充分凸显学校“园林式”的鲜明特色。 (三)现状分析 明光职高从独立建校以来,尽管已经花大力气进行了改造、扩建,但由于校园占地面积有限,发展空间极小,基础能力相对薄弱。目前,虽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在专业设置、基地建设、培养规模等方面,也都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建设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学校的规模和实习、实训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与社会需要相比显见滞后。明光职高现校园占地面积104亩,除去两面池塘,实际可用发展空间不大。建筑总面积12000平方米,基础设施能力薄弱,难以适应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 近几年来,我市每年初中毕业生有7000——9000人之多,而全市普高招生计划只有4000-4500人,其余3000-4000人将进入职业学校,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另外,还有大约500多名高中辍学生和2000名左右的高考落榜生,也将接受一定程度的职业技术培训,进入劳动力市场。可见,明光市职业教育生源十分充足。根据我市基础教育统计数据推测,2009-2012年,我市基础教育在校生总数基本持平,虽然2010年以后略有下降,但即使到2015年,职业教育的生源仍不会少于4000人。 从2007年始,滁州市下达给明光职高的招生计划每年为1500人以上,而且逐年增加。到2011年我校在校生大约在5000人,现有的教学资源根本无法满足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本地区职教生源看,扩大学校规模是满足数千名初中毕业生求知、求技的需要,所以,重新选择校址建设一所上规模、现代化的职教中心刻不容缓。 为落实省政府“建设职教大省”规划,2008年底,明光职高已被滁州市教育局和安徽省教育厅列入2008-2012年分类创建计划,要求2011年争创国家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明光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我校的创建工作,把学校的整体迁建纳入“大明城”建设总体规划。学校整体迁建工程从2007年动议,再三考察、论证,多次上会,几易其址,慎之又慎。2008年10月31日,经明光市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议研究,正式批准我校整体迁建方案并落实了新校址。 (四)建设目标 按照《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2008-2012)》和《滁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创建规划(2008-2012)》提出的指标:明光职高争创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规模要达到5000人;职业培训人数,年平均达2500-3000人以上。参照《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及省、市相关规划要求:学校生均占地面积要达到30平方米以上、生均建筑面积超过20平方米以上。经初步测算,新建校区约需用地至少220亩,建筑总面积至少应在90000平方米右。据此,提出以下建设任务: 1.新校区选址:新校区占地面积应200亩以上,拟建于工业园区的边缘地带。这样的区位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有利于“校企联合办学”。我市工业园区有60多家企业,“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职高办在工业园区使校企零距离接触,,既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学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是有利于学生就近定岗实习、半工半读和就业。职高建在园区既可以方便学生就近顶岗实习、开展半工半读和直接就业;又可以缓解园区业用工不足的矛盾,促进本市招商引资工作。 三是有利于园区企业新工人技能培训。我市工业园区每年要新进职工数千人,他们大多是当地的农民粗壮工,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职高建在园区,可以有效发挥自己培训功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四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由于工业园区风景优美,环境怡人,远离闹市区,在一定程度上排除社会不良环境的干扰。 五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职教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建的职高,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尤其是公共服务设施,如食堂、超市、浴场、报告厅等设施,也许近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本校未必能充分利用,这就可以为园区职工或附近居民提供服务,同时也可为学校创收,以增强财力,进一步拓宽办学的发展空间。 2.建设内容: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规划设计总建筑面积为8120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13200平方米(三座);行政、图书综合楼一座6000平方米;学生公寓楼16000平方米(三座);学生食堂(内含教工餐厅)一座4000平方米;实验楼一座3200平方米,实训楼两座,共8800平方米;职教中心培训楼一座6000平方米;报告厅、演出厅、阶梯教室4000平方米(一大一小);体育馆一座4000平方米;信息中心大楼一座4000平方米;后勤及辅助性用房2000平方米;教师公寓100套10000平方米;其他项目:建设体育运动场及设施、购置各种教学设施及实习实训设备、配套道路、绿化、变配电设施等。(生产实习车间4000平米,留位待建。) 3.建设投资:总投资18000万元(包括实习实训设备1500万元),资金主要来源为现校址土地置换所得。现校址占地104亩,属市区黄金地段,由市政府收储、拍卖,可用资金约9000万元,申请国债资金9000万元。 4.规模效益:新校区建成后,能开设90个班级,容纳4500-5000名学生的学习和实训,满足年培训量3000人的要求,可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设施落后的现状,推动明光市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理念 1.建设生态化、环保型校园。校园规划因循自然环境的特点,以生态手法和高起点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构建天然景色,形成绿树成荫、风景秀丽,融假山、活水、绿荫于一体,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中职校园。 2.建设数字化校园。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可视化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运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建设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数字化校园。 3.建设人文型校园。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功能要求,在物质环境处理上强调对企业文化的暗示、隐喻和诠释,让学生在环境中能够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使“6S”理念【即“smiling(微笑)、sincere(诚挚)、speciality(专业)、speedy(快速)、satisfied(满意)和super(卓越)】内化为学生的行动指南。根据学科特点,设计风格多样的建筑群,建设建筑艺术与校园文化融合统一的校园;通过绿地、水体、步行道的连接,形成校园的公共交流空间组织体系,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 4.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校园内新建建筑、设计超前、功能先进、使用灵活、扩展方便,与环境协调为原则适应未来学校的发展。 (二)结构布局和功能要求 规划根据各功能区的相互关系进行用地布局和安排,以教学科研区为核心,将校区分成八大功能区:教学科研区、办公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休闲娱乐区、教工生活区、产业发展区和教育附属设施区。主要功能区的要求: 1.教学科研区(教学楼、实验楼、实训楼、培训楼、图书馆、报告厅等)。作为公共课程的教学平台,实验、实习的教研基地,将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集中布置,以促进学科交叉渗透和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 2.学生生活区(学生宿舍、食堂、浴池、超市等服务用房等)。以便于生活、便于交流、便于管理、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学生需要为目标,按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模式运行。 3.教师生活区(宿舍楼、服务娱乐中心等)。建设生态化、高品位、康居型的教职工生活园区,逐步解决离、退休职工的住房问题。 (三)基础设施 1、给水、排水:完善现有供水管网,发挥现有自有供水优势,保证洁净、生态的供水水源。针对夏季雨水多,学校地势较低的特点,排水规划结合道路及竖向规划,在排水(污水和雨水)系统上进行综合考虑,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2.供电、通信:校内供电根据用电容量计算和校区的地块划分,设置变配电房。校园通讯工程包括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外接的城市通信管道和线路,专门设置校园信息管理中心统一负责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业务和建设。 3、道路、交通 校园规划采用道路分级的方式安排道路与交通组织,道路分主路、次路、支路和景观性道路以及步行小路五个等级。 规划校内交通方式主要有机动车客货运交通、自行车交通与步行交通。机动车客货运交通主要通过主路解决;自行车交通可由交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共同承担,直接连接至每一建筑单元;步行交通可通过景观性道路和步行道到达校内各处,构成校园内完整的步行系统。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在规划中有所安排,每一建筑单元按一定比例配备机动车停车位,自行车停车基本上采用划定区域或半地下停车方式。 4.消防设施。按规范开辟消防应急通道,便于救火和疏散。按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完善建筑消防设备的配置,加强保养与维修。 三、校园绿化与美化 以建设现代化、高品位的校园为目标,强调景观的现代感与文化品味。绿化、场地、艺术小品相互结合,灵活布局,使校园内随处都可以见到富有情趣的空间和构思新颖的校园文化。通过对建筑外观、环境绿化、人文小品等的设计和建造,体现职高人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追求,突出独具学校特色的精神内涵,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职中理念和校园文化的统一。 (一)校园绿化 校园的绿化系统由绿带、绿园、绿道和绿点组成。 1、校园景观沿观赏渔塘、道路两侧设林荫道以及多条绿化休闲带,使之成为学生放松心情,感受自然的胜境。绿化为庭院绿化,以装饰性的景观树、花卉、草坪为主,绿化和绿带为公园式的自由绿化,以疏林草地和景观植物群为主,与绿化步行通道接合在一起,形成校内联系的主动脉。 2、绿园是校内大型的集中绿化区,其中广场以景观与生态功能为主,使师生有个休息观景的好去处。 3、绿道是指校内的景观林荫道,校园内所有的道路种植具有行道树,形成绿化走廊,增强视觉效果。 4、绿点是指分布在校园各处布局自由的小块绿化。为提高校园的绿地率,在所有可能绿化的空地上都安排绿化,使校园内没有裸露的空地。营造绿树参天、碧草如茵、鸟语花香、一步一景、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优美环境。 (二)校园美化 1、建设一批能够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文化内涵丰富、造型别致、做工精美的人文小品和雕塑。校区的道路和各个功能区要以不同的文化主题命名,体现校园文化内涵。 2、将学校的围墙、围栏、灯柱、人行地砖、车棚、通告栏、指示牌、室外音箱、邮筒、垃圾箱等都视为校园文化的物化组件,要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力求新颖独特,富于文化韵味。 3、在校园内分散布置各种庭院座椅、休憩平台,安排一些集自习、休息、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室内或室外活动场所,形成多层次沟通空间,提供一个便于师生交往、阅读、休闲的良好互动环境。 (三)建设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和谐校园 校园的优良生态环境对于生活其中的学生起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同时也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丰富多样的空间和场所,因此中学校园的景观、绿化不仅仅只是观赏的对象,而是应该能与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紧密结合,让人能够感到校园环境的自然、宁静、平和、安详的校园氛围。2010年,完成部分绿化任务,2012年校园绿化率要达到48%,使学生、教工无论是早锻炼、晚自习、上教室、去图书馆都能穿行于绿地和景观带之中,真真切切在感受绿地的存在,从而真正地发挥景观、绿地的育人作用。 四、实施进度 校园建设基于《明光职高整体迁建方案》,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从2008年10月动工到2009年2月做好建设项目的立项、征地、规划、设计、可研报告及项目建设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土建工程拟分三期完成。 第一期:2009年3月到2010年2月:满足3000人就读及老校区教学、实训、生活及办公设备迁入需要。单体建筑总面积51200㎡。 1.建成总建筑面积13200㎡的教学楼(三座),每座建筑面积4400㎡,内含30个标准化教室及教师办公室。 2.建成总建筑面积为6000㎡的行政、图书综合楼一座,配套基础设施、设备、图书等。 3.建成总建筑面积16000㎡的学生公寓楼(四座)。其中男、女生公寓各两座,每座建筑面积4000㎡,可容2400人住宿。 4.建成总建筑面积4000㎡,能容纳3000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食堂(内含教工餐厅)一座。上、下两层餐厅、超市(两家以上操作)。 5.建成总面积3200㎡的综合实验楼一座。8800平米实训楼两座。 6.完成校园围墙、道路、门楼等。 第二期:2010年2月到2011年3月:形成在校生总数4500人的办学规模。一期建设相对完整,二期建设尽量避免对前期校园教学环境的干扰。主要是教辅、培训及活动场地建设。单体建筑总面积16000㎡。项目为: 1.报告厅、演出厅、阶梯教室(一大一小):建筑面积4000㎡; 2.信息中心大楼:建筑面积4000㎡; 4.生活服务用房和后勤服务用房:面积2000㎡; 5.培训大楼(一座):建筑面积6000㎡; 6.购置实习实训设备,建设体育运动场及设施。 第三期:2011年3月-2012年9月:2011年3-9月,完成校园绿化和文化设施建设。2011年9月-2012年9月,建成体育馆、信息大楼和教师公寓楼,总建筑面积14000㎡。 1.绿化区域由外围绿化、中心绿化、内部区域绿化三个层面构成,绿化面积90亩,绿地率达到45%。 2.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包括学校标志性雕塑及雕塑小品群、曲桥凉亭、假山池沼、文化广场等。 3.体育馆(4000㎡)和教师公寓楼(10000㎡) 生产实习车间:建筑面积4000㎡(留位待建,不包含在本规划建筑总面积中)。 五、措施与保障 1.更新观念。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打破常规,更新观念,拓展新的思路。充分认识校园建设对于学校长期发展的战略意义。校园建设要以争创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评估为契机,树立“超前意识、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坚持“高起点、高层次、高标准、高品位”的原则,以全新的规划理念,研究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2.加强领导。为使校园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学校要站在发展的高度,对校园建设工作专题调研,统一规划、科学决策、分步实施。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分解任务,督促实施,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为顺利推进明光职高校园规划的设施,市政府已成立明光市职业高级中学整体迁建工程指挥部,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政委,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协调、检查、评比、总结等项工作,并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组织协调,层层负责,严格管理,各负其责,确保工程质量。 3.筹措资金。为保证建设资金需要,推进学校建设顺利发展。明光市人民政府已经把明光职高校园建设纳入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保证千方百计提高筹资能力,加强资金筹措力度。在增收节支、自筹资金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筹集其它社会资金。 4.有效化解土地制约矛盾。要与地方政府及相关的职能部门沟通,获得理解与支持,力争使学校周围教育预留地落实到位,逐步实现我校未来“200亩校园”的蓝图。 5.规范管理。对于校园建设及后期的维护管理,要改革现有的管理模式,从制度入手,纳入系统管理平台,分解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形成全方位管护网络。一是严格监督检查:在建设计划实施过程中,建设项目安排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设备采购招标、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等,进行经常性检查并落实工作责任,同时接受纪检、监察、审计、稽察部门的监督。二是健全相关制度,包括(1)项目建设资本金制度;(2)工程招投标制度;(3)工程合同制度;(4)工程监理制度;(5)竣工验收(结算)制度和项目审计制度;(6)各功能组及其工作人员职责。各项制度由相应的功能组,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程制定,并交工程指挥部审查后颁发。 二00九年二月
滁州 经验不限 研究生 招50人
安徽省明光中学滁州 经验不限 研究生 招50人
安徽省明光中学滁州 一年以上 大专 招2人
安徽省明光中学滁州 两年以上 本科 招1人
安徽省明光中学滁州 两年以上 本科 招2人
安徽省明光中学滁州 经验不限 本科 招2人
安徽省明光中学滁州 一年以上 本科 招3人
安徽省明光中学滁州 一年以上 本科 招1人
安徽省明光中学滁州 两年以上 本科 招1人
安徽省明光中学